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在之前的调制部分,我们解决了信号的调制和编码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数字信号如何在信道中更高效地传输的问题进行讨论。
传输分为两种,即基带传输和通带传输。基带传输无需进行进一步调制,只需要直接在信道中传输编码后的数字脉冲信号(即01
串方波),一般多用于非带限信道,有线传输。
通带传输需要借调制进行频谱搬移,用于带限信道,一般是无线传输,但是也可以用于有线传输,比如DVB-C。
数字信号传输的方框图如下:

非带限信道码型设计
码型设计是数字信息的电脉冲表示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数字信息变换为适合于给定信道传输特性的频谱结构。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尽量避免含有直流分量
码型变换过程应对任何信源具有透明性,和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
便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
具有检错能力
无误码扩散现象
当采用分组形式的传递码型时(如5B6B、4B3T码等),在接收端不但要从基带信号中提取位定时信息,
而且要恢复出分组同步信息,以便将收到的信号正确地划分成固定长度的码组
减少基带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编译码设备简单
二元码
二元码的意思就是基带信号的幅度取值只有两种电平。常用的二元码有:
单极性非归零码:
两个电平分别为
1
和0
,传完一个符号后不归零双极性非归零码:
两个电平分别为
1
和-1
,传完一个符号后不归零单极性归零码:
两个电平分别为
1
和0
,每个符号前一半时间传输码,后一半时间归零差分码:
差分码的传输依赖于当前符号和前一个符号的变化关系。
- 传号差分码:电平从
0
开始,如果当前符号是1
就翻转电平,如果是0
则保持电平 - 空号差分码:电平从
0
开始,如果当前符号是0
就翻转电平,如果是1
则保持电平
- 传号差分码:电平从
各二元码的时域波形示例如下:

其中非差分码的低频分量丰富,不适用于交流耦合的有线信道;非归零码的连续符号不适合提取定时信息;不具备检错能力;仅适用于近距离传输。
还有一些更高级的二元码:
数字双相码(曼彻斯特码)
其特点是
1
和0
的波形反向。生成方法是用单极性非归零码和时钟信号做模二和。信号反转码
1
交替用确定相位的方波(11
,00
)表示,0
用01
表示方便提取定时信息,有检错能力
米勒码
1
在码元中间跳变;单0
不跳变;多个0
在从第2个0
起始跳变

三元码
在三元码数字基带信号中,信号幅度取值有三个:+1
、0
、-1
。
AMI码
其实就是符号
1
交替变换为+1
、-1
的双极性归零码。AMI码具有检错能力,其性能和信源的统计特性关系很密切,如果长时间出现连续
0
,会对定时提取造成困难。所以,使用AMI码前需要进行随机化操作,以使1
、0
出现的概率一致。HDBn码
为了改进AMI码,提出HDBn码的概念。HDBn码是
阶高密度双极性码的缩写,在HDBn码中信息1
也交替地变换为+1
与-1
的归零码,但与AMI码不同的是:HDBn码中的连0
数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 。当信息中出现
个连0
码时就用特定码组来取代,这种特定码组称为取代节。为了在接收端识别出取代节,人为地在取代节中设置“破坏点”,在这些“破坏点”处传号极性交替规律受到破坏。
一般来说,用的最广泛的是HDB3码。其生成步骤如下:
- 加
V
:检查4连0
的情况,如果出现,将4连0
编为一组,用V
取代0000
的最后一个0
,变成000V
- 加
B
:检查相邻的V
中间非零符号的个数,如果是奇数,那么记为000V
,如果是偶数,则记为B00V
- 对信码加符号:将
1
和B
看做整体,保证这个整体按正负交替的规律变化。此时可把B
恢复为1
或-1
- 对
V
加符号:保证V
和其前一个信码的符号一致。此时可把V
恢复为1
或-1
【例】将信息
0100001100000101
进行HDB3编码。【解】编码步骤如下:
- 加V:
01 000V 11 000V 0101
- 加B:
01 000V 11 B00V 0101
- 对信码加符号:
0 +1 000V -1 +1 -100V 0 +1 0 -1
- 对V加符号:
0 +1 000 +1 -1 +1 -1 00 -1 0 +1 0 -1
- 加
符号映射与波形设计
数字通信中,所需传输的往往是一个比特流,因此就需要一个符号序列去承载这个比特流。我们让这些符号在时间轴上,以
比特需要转换为符号,这个过程称为符号映射。但是符号作为离散时间、离散幅度信号,不能直接传输,需要转换为连续时间、连续幅度的信号,一般是转换成准方波。这个过程叫做波形设计。
数字通信波形的统一数学表达式为:
但是矩形窗函数是频域无限宽的信号,因此不能在带限信道中使用。带限信道中只能通过频域有限宽,时域无限宽的信号,那么既然时域无限宽,就有可能出现码间串扰。只有经过特别设计的
数字通信波形满足采样点无失真,即:
在验证时,一般将其频域响应

更进一步,只需验证其频域函数是否以
频谱效率指的是单位频谱上所承载的通信速率,即
升余弦成形滤波器
理想低通滤波器是最好的,可是无法实现。在实际工程中,我们一般使用升余弦成型滤波器。其频域表达式为:

直观来说,滚降系数
最佳接收与匹配滤波
在之前,我们假设了接收到的信号就是发射的信号,即信道的响应是
在分析噪声时,因为主要的噪声来源是接收机本身的热噪声,所以采取加性高斯白噪声模型。其双边功率谱为:
当且仅当
【例】证明上面这个定理。
【解】从函数空间的角度来看,
是白噪声,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因此和任何方向的函数做内积,结果输出的平均能量都是相同的。有: 于是,问题变成了求 的最大值的问题。也即,给定函数 的2-范数为1,最大化 [1],那么显然当 和 在函数空间中同方向时,这个内积最大。严格来说,根据柯西-施瓦茨不等式 有: 证毕。
于是,最佳接收的系统框图为:

我们可将此过程等效为
匹配滤波器的信噪比分析
如果从一般的视角来分析匹配滤波器的信噪比增益,我们会发现是无穷大,因为

记匹配滤波器、成形滤波器和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带宽都是
根号奈奎斯特准则
在上述讨论中,我们仅仅传输了一个符号,而数字通信需要源源不断的传输间隔为
- 采样点无失真
- 采样点信噪比最大
回顾一下数字信号传输的框图:

实际上,我们需要让
因为匹配滤波器的频响是
特别的,对于升余弦滤波器来说,如果
等效基带模型
为了对前两节(即应用根号奈奎斯特准则)的基带调制解调系统进行一个总体抽象,我们来看一下经过匹配滤波后
最佳判决与差错概率
回忆一下等效基带模型:
注意到
各种判决准则
判决的根本目标是最小化错判概率,即:
极大似然准则
极大似然准则的基本思想是在众多的
中寻找一个 ,使得当发射的符号是 时接收端观察到 的可能性最大。即:最小距离准则
基于通信信号的收发关系模型
,我们可以对ML准则做进一步的简化,得到最小距离准则 也就是选择和 距离最近的 。把相邻两个许用符号的中点称作“判决门限”,把各个判决门限中间的区域称为“判决域”。
M元ASK星座
符号集合
双极性ASK星座可以表示为:
数字基带传输的差错分析方法
首先来点基础知识:标准正态截尾分布函数
以前面的“双极性ASK星座”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步,对于在两边的星座点
本站的运行成本约为每个月5元人民币,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欢迎打赏:

- 本文中,所有省略了积分上下界的积分,都表示积分是从负无穷到正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