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离变量法和物质极化的那些事

这部分写的有点混乱,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也没搞得太明白。还是希望大家多多在评论里交流。

[toc]

静电位拉普拉斯方程的变量可分离解

拉普拉斯方程: 2Φ=0

直角坐标系中

平凡解: Φ(r)=X(x)Y(y)Z(z)=(Ax+B)(Cy+D)(Ez+F) 一般解: Φ(x,y,z)={sincos==e±sinhcosh}Kxx{sincos==e±sinhcosh}Kyy{sincos==e±sinhcosh}Kzz 满足: ±Kx2±Ky2±Kz2=0 选试探解时,必须从分割线两边选取,不能只取一边。

柱坐标系中

平凡解: Φ(r)=(A+Blnrc)(C+Dφ)(F+Gz) 其中第一项的物理意义是:z方向上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线电荷周围的电场。

一般解: 其物理意义如下:

  1. 方向匀强电场
  2. 方向匀强电场
  3. ​:沿着轴放置的二维电偶极子
  4. :沿着轴放置的二维电偶极子
  5. 对于整数,系统是一个偶极子。当时, 有放置在无穷远处多极子形式;当时,有放置在原点的多极子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系统的总电荷量都是0,只有平凡解中式对应的系统总电荷量不为零。因此,系统有没有净电荷,可以作为判断要不要取的依据。

球坐标系中

平凡解: 其物理意义为:

  1. 第一项表示了位于原点的点电荷
  2. 第二项是在一个空间两圆锥面之间夹着的区域的电荷分布
  3. 第三项是空间角域的电荷分布

一般解: 如果系统的总电荷量为0,它的电位中就不可能有$ { r_s } n { r_s } $出现。

边界条件的选取规则

边界电位已知的系统

直接写出边界上等于已知的电位即可。

带有自然边界条件的系统

对于一个分布在有限区域的源(例如:给出某边界的电压表达式,在某表面上有电荷等),观察点离他越远,他对观察点的 的影响就越小。如果源在某个方向是无限的,那么在无限远处电位是常数,只有电场趋于零。如果源确实是有限的(例如:球面),那么可以认为电位在无穷远点是0,此时电场当然也是零。因此,有: 对于在某个方向无限的情况,特别地,如果在系统中给出了“地”,或者和地相连的零电位面,而且当前的这个方向附近存在零电位面,那么这个条件很可能也可以被进一步加强为: 在系统的原点处,往往有极值定理。这说明:在处,电位应该有限,即:

导数边界条件

在载流导体和空气的边界,电容器的边缘处,往往有: 在有面自由电荷分布的边界上,有: 如果上面的情况是在两个电介质的交界处,有:

在两个电导率不同的材料的交界面上,有:

带有趋势性边界条件的静电系统

近区:点电荷、电偶极子等,如果放在原点,那么时,电位趋向于点电荷和电偶极子的电荷。

远区:如果在一个看起来就很“大”的系统,例如:遍布于全空间的匀强电场中放入一个导体球,那么当时,场分布应该和那么很“大”的系统一样。

试探解的选取规则

直角坐标系中

首先确定:电位和哪些坐标量有关,和哪些坐标量无关。

然后,检查电位是否在某个方向线性变化。这里一般是看边界条件。如果确实线性变化,选平凡解。

然后,看系统在某坐标量上的零点个数。如果有超过1个零点,那么这个坐标量应该考虑三角函数形式。否则,可以考虑指数函数形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函数是没有零点的。

然后,看对称性。三角函数中,是奇函数,是偶函数。在指数形式函数中,是奇函数,是偶函数。

柱坐标系中

在柱坐标系中确定的值时,应结合边界条件,看看边界条件中给出的是(例如): 这时候就是2。如果边界条件是(例如): 这时候显然是,同时也可以确定的存在性。

如果系统中存在净电荷量,或者只和有关,那么可以考虑平凡解的项。

球坐标系中

首先也要确定的取值。如果系统和无关,那么这时候显然是0,这种情况很简单。如果不能确定,应看边界条件中有没有和勒让德函数形式契合的。如果有,那么的取值也随之确定。

如果系统和看起来都没有关系,可以选取平凡解。如果系统很契合“两个圆锥面”的物理情景,可选择平凡解的第二项。

有物质存在时的场定律

极化

极化强度矢量

定义式: 其中ΔV是空间中的小体积元,pi是ΔV中一个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还有一个计算式: 其中是极化率。这个式子只有在非永久极化时才能使用。

极化与高斯定律

有极化电荷密度: 由这个式子,可导出边界条件: 宏观极化模型下的高斯定律: 如果令电位移矢量 有: 写成积分形式: 还可以导出以下两个边界条件:

极化与安培环路定律

极化电流: 修正的安培环路定律: 积分形式:

求解问题思路

  1. 永久极化问题

    在永久极化的情况下,不能用,这时候一般会直接告诉你。我们一般用 求出极化电荷分布,然后把极化电荷当成电荷,用已知电荷求场的思路解决问题。

  2. 非永久极化问题

    这时候一般用分离变量法求出场分布,然后再用求出电位移矢量,然后进一步求解极化电荷等等。

磁化

这里只介绍磁荷模型,因为它可以导出电磁对偶关系。

磁化强度矢量

由电磁对偶关系(这里是对偶),就能直接得出:

磁荷密度: 磁流密度: 定义磁感应强度:

磁化与电磁感应定律

积分形式:


本站的运行成本约为每个月5元人民币,如果您觉得本站有用,欢迎打赏:


关于分离变量法和物质极化的那些事
https://suzumiyaakizuki.github.io/2022/07/01/凉宫秋月/
作者
SuzumiyaAkizuki
发布于
2022年7月1日
许可协议